top of page

心理治療中情緒流動與覺察--會談中的收集與概念化
宋毓芬 心理師
每次會談從開始到結束,空間中、治療關係中發出的聲音言語(甚至沈默也在訴說!)、非語言溝通也不斷地雙向傳達和接收,訓練有素、保持開放傾聽的心理師,必得將經驗到的一切化為理解,嘗試分析和思考,這持續探索與概念化的歷程,每一次的會談都會有豐富的訊息與感受,所羅門王發出這樣的讚嘆:「一句話說得合宜,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」,心理師藉由督導、專業團體和各種專業課程持續精熟,以供應每次會談的金蘋果和銀網子。會談中的原始素材如何經由心理師的心智轉化成可貴的理解(概念化),此次將以動力取向的基礎訓練:嬰兒觀察的督導團體的一年心得出發,展現單次會談所能發展的整理與概念化,成為更能夠思考、開放覺察,嘗試賦予意義的心理師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