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aziz-acharki-rBWjKi-D1nE-unsplash.jpg

聊聊關於死亡的那些事──存在性探索團體

羅仁鴻 心理師

大家好,我是團體帶領人阿鴻,我從學生時期就對死亡焦慮很有感覺,每天都在看自己餘命還剩多少日子,一天到晚嚷嚷人生有限的惆悵感,能講出來很好。但一直要到2021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,有一次我在諮商師面前崩潰大哭,能被接住的感覺更好。而今年遇到家人過世,第一次感覺到人家說的靈性體驗,覺得很不可思議,想要繼續探索下去。如果你對這次的主題也有興趣,很歡迎一起來聊聊關於死亡的話題,以及生命想要讓我們體驗學習的事情。~​阿鴻上

 

woman.jpg

【尋覓幸福的人生劇本-表達性藝術治療成長團體】

蘇北辰 心理師

「你今天過得還好嗎?此刻感到幸福嗎?」
經常逛誠品書店的人,應該對這句話不陌生。

對你而言,幸福是什麼呢?
倘若從童話故事到現實人生,追求的終點都是幸福快樂,是什麼阻礙了我們?是什麼成就了可能?

在這次為期六次的團體中,將會結合藝術創作、牌卡、肢體雕塑、心理演劇等表達性藝術的方式,探索集體與個人的角色內涵,以及多種關係間的互動樣貌,從過往經驗的梳理,到未來發展的探尋,幫助我們找到夢想與期待的自己,公平地看見阻礙與力量,強壯實踐的勇氣,走上更自在的人生旅程。

kinga-howard-s4aOPAJ4v0E-unsplash.jpg

【她們的人生劇本─女性心理劇探索成長團體】

胡丹毓 心理師

長久以來,對二元性別中男性女性的不同道德標準,造就了風流是種浪漫、控制是種成就的僵化男性期許,以及貞節是種價值、順從是種美德的僵化女性期許,在這些童話故事般的劇本裡,王子親吻素未謀面的公主、帶走無法表達意願的睡美人,長長久久的埋下了悲劇的因子。

這陣子,關於受傷的訴說持續著,長期忍受不舒適、被壓迫與受傷害的人們,好不容易拿回自己的聲音,小心翼翼的撐出空間,用自己的方式訴說,逐漸地有機會被看見、被聽見、被理解,於是我們能盡力的陪伴「不再讓她/他一個人」。

在這個成長團體裡,也希望能在夥伴們的支持、安全陪伴下,陪著每一個想說出口被聽見、被理解的妳,拿回自己人生劇本的話語權,用真正想要的方式,描繪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
或許,還能愛著的我們,若能繼續試著傳遞善意與溫柔,就算是一點點,也能讓每個受傷的靈魂,包括自己,再多一點點支撐下去的力氣與勇氣。

借用一個很喜歡的文字工作者寫的話:「照顧自己是最勇敢的事」。

bottom of page